3月12日,在植树节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日子里,药食同源科普活动在贺州市八步龙山小学和八步区城东实验小学成功举办。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药食同源专业委员会主办,贺州市中医医院、广西华泰药业有限公司承办。通过知识科普、实践体验、互动教学等形式,为2000余名小学生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中医药文化探索之旅。

上午8时30分,活动在贺州市八步龙山小学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广西药学会秘书长、广西中医药大学二级研究员黄瑞松在致辞中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药食同源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青少年从辨识一株草药、种植一棵药苗开始,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贺州市中医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卢少丽在致辞中表示,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实践,是培育文化自信的生动课堂,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魅力,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为健康生活赋能。

作为广西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紧扣“药食同源”核心理念,结合植树节契机,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自然教育深度融合。在贺州市八步龙山小学,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师生与市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们亲手栽种薄荷、半枫荷、救必应、罗汉果、桂圆、佛手、天冬、砂仁等易成活的中草药幼苗。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和市中医医院的专家分别以《神奇的药食同源和科学小论文撰写》《二十四节气的身体密码》为题,结合广西特色食材,深入浅出地讲解“ 药食同源植物利用”“ 小论文写作”等知识,并通过“认识药食同源植物”互动游戏,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

活动以“展、学、做、悟”为主线,设置了四大特色板块,构建起立体化科普场景:通过中药科普拼图、图文展板、实物标本,多角度展示50余种常见药食同源植物的药用价值与食用方法。枸杞、山药、龙眼等“药食两用”品种引发学生浓厚兴趣,市中医医院药学部的工作人员以“山楂消食、百合润肺、红枣养颜”等生活案例,将晦涩的中医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

贺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团队现场教授传统香囊制作工艺。学生们将磨成粉的苍术、藿香、艾叶装入布袋中,体验“一缕药香寄安康”的文化意蕴。

在八步龙山小学,药食同源体验区成为焦点。由贺州市中医医院精心制作的中药奶茶和中医药膳,吸引学生排队品尝,辅以成分解析卡和健康功效说明,让学生在味觉体验中深化认知。“这个喝起来甜甜的,中药奶茶没有添加剂,也挺好喝。”一名学生兴奋地说。

从辨识一味草药到制作一枚香囊,从栽种一株幼苗到领悟一份智慧,本次活动通过“科研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跨界协作模式,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丰富的活动不仅让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根脉”深植师生心中,也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活力。